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昨天闲暇时,刷了一会短视频,刷到好几个“DRG政策下,百万医疗险无用,得买中高端医疗险”类似主题的短视频。
其中的一些观点过于“惊悚”引得评论区一篇批判和哀嚎。以至于我今天一整天都在想要如何澄清下,才避免我的客户不被误导。
坦白说,百万医疗险是一个需要信仰支持的险种,经纪人“为爱发电”,真正想要为客户解决问题,才会向客户推荐这类产品。
因为卖百万医疗险,几乎没啥收入,而理赔压力很大,而这个险种又是非常容易产生理赔纠纷的险种。
【当然,这可能是因为我需要帮助客户理赔,所以觉得累。网上有许多不负责帮客户理赔的销售,不需要为爱发电】
别说理赔,就是每年续保提醒,都让我挺心累的。每年总有客户忘记续保,或者纠结是否要续保的,需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或解释。
其实百万医疗险续保,我作为经纪人,基本没啥收入。客户不续保,其实对我也不会产生什么损害。
之所以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建议客户续费,只是我希望我的客户未来在面临大风险住院的时候,能得到更好的救治和照顾,而不至于要去水滴筹。
1、先来说说,DRG对我们就医的影响
DRG,通俗来理解就是按照病种付费,医保会给具体某个疾病定一个治疗费用的上限,超出这个上限,那需要医院自担一部分费用。如果实际治疗费用低于这个上限,那省下来的钱,就是医院的盈利。
举个例子,
假定阑尾炎这病,医保给的标准,治疗费最多3000。
如果一个人得了阑尾炎,如医院花了4000才给这个人治好,那这多出来的1000,需要医院自行负担,最终可能就是对应医院科室的医护人员来承担这1000了。【因为医保最多就给医院3000】
所以,现在有时候会有医生治好了一个病人,还被扣款的,其实就是在给病人治疗的时候,超过对应的费用标准了。
当然,如果医院花2000就给病人治好了,那剩下的1000就是医院的盈利,对应医院科室会有奖金。
为什么会实行DRG?
其中缘由很复杂,但总结起来其实就一句话:老龄化少子化的今天,医保没钱了。
通过DRG,希望能降低过度医疗、医保骗保等行为,让医保有长期的持续性,同时也提升治疗效率。
`
但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而言,确实有这么几个负面的影响:
1)在公立医院买不到进口药品或医疗器械或者特效药
这是最大的影响,未来我们在公立医院的普通部可能用不上特效药和进口器械。
未来控制预算,公立医院的药品及器械都走医保的“带量采购”,基本都是国产产品中标。
进口药品和医疗器械,由于费用较高,许多公立医院会不再采购。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昂贵的特效药进入社保目录后,反而在医院买不到了的原因。
如果要买这些药,那需要去公立医院外的药店。
再比如,发生心梗做手术要放心脏支架,以前有进口支架和国产支架之分,病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用进口的还是国产的。
现在没得选了,普通部只有国产支架。
2)复杂疾病,医院可能不会收治或者无法彻底治疗
由于DRG限定了疾病的治疗费用,甚至有的对具体治疗情况也做了限制。对于复杂病情的病人而言,如果医院在预测治疗费用超标的情况下,可能会让客户转上级医院。
或者仅治疗其中一部分危急的疾病,另外一部分没那么危急的疾病留着下次再治疗。
或者在住院的时候,即便没有治愈,也会建议病人出院。然后,再次入院。这对于病人而言,会有一些损害,毕竟是一番折腾,有害无益。
3)厉害的医生可能从公立医院流向私立医院
DRG制度之下,医生的工作压力无疑是增大的,收入却未必会增加。医生尽力救治病人,但可能会时常被罚款,以致于“贷款上班”。长期以往,那些厉害的医生不跳槽才怪。
目前的情况是,私立医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去顺应“富人们”的就医需求。
4)越来越多的公立医院设立特需部国际部,越来越多的私立医院涌现
虽然有DRG制度,但是人们对于高品质医疗服务的追求是刚需,所以为了顺应这些需求,公立医院在普通部(就是我们日常看病的普通门诊)的基础上设置特需部、国际部。
特需部国际部也是公立医院的医生来坐诊和救治,但费用,不走医保,需要全自费。私立医院也是如此。
目前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其实已经有许多类似于和睦家、新世纪、卓正、百汇这样的高端私立医院,预计未来会更多。
2、未来的趋势:医疗分级
所以,从前面的内容其实不难解读出一个趋势,未来医疗救治将会“分级”。
公立医院,在医保范围内为广大普通老百姓提供基础医疗。
而要想寻求更高效、更优质、更人性化、体验更好的医疗服务,那需要去到国际部/特需部或者私立医院。
3、百万医疗险的局限性与优势
百万医疗险其实天生就有一些局限,比如:
· 有1万的免赔额
· 仅在公立医院普通部住院才能报销
· 按有社保费率购买,就医行为必须受限于社保制度
· 没有靠谱的就医服务,比如提供就医绿通、诊疗咨询等
·核保严格,既往症都会除外
但它也有很大的优势,比如:
· 保费低,30岁保费也就200-300
· 最长能保证续保20年
· 能报销社保报销不了的社保外费用,对于花费很高的大病,可能报销一大笔钱
我是帮客户理赔过重疾险和百万医疗险的,百万医疗险确实是可以帮助普通老百姓降低大病所带来的经济负担的。
即便现在实行DRG了,百万医疗险的作用依然没有改变。
如果大家预算更多,能够配置上中端医疗险或者高端医疗险,那自然是更好。但绝大部分人是承受不了中高端医疗的费率的。
脱离费率谈保障,都是耍流氓。
所以,即便百万医疗险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它仍然是95%以上的普通老百姓的必备险种,尤其对于低收入人群而言,更是如此。
4、关于百万医疗险的一些误解
日常沟通中,我发现大家对于百万医疗险是有一些不合理的期待,或者说是误解。这里也再一并来说明下。
· 百万医疗险的1万免赔额
对我所有的客户,我都会说“百万医疗险不管小病小痛,只管大病”。所以,才会有1万免赔额的设置。
这个1万免赔额的意思是:发生住院时,自费超过1万以上的部分,百万医疗险才会报销。
两个关键词,大家注意下:
“住院”:百万医疗险通常住院情况下才能理赔,一般的门诊是不赔的。对于肾透析、癌症放化疗这样的特殊门诊,是可以报销的。
“自费超过1万”:就是除了医保报销之外,我们承担的费用要超过1万
所以,在百万医疗险的概念中,普通肺炎住院、切个息肉、子宫肌瘤手术之类,可能都达不到理赔标准,因为自费金额低。
所以,我们买百万医疗险,防范的主要是白血病、各类癌症这些严重疾病。这些疾病治疗时间长、花费高,是我们难以承担的风险。
`
· 百万医疗险的费率
首先,百万医疗险的费率是会随着年龄变化而变化的。
通常情况下,
0-25岁,保费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
25岁以后,保费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所以,对于成年人,保费是会一直增长的。
再有,投保时约定的费率,后续也可能调整,即便是保证续保20年的百万医疗险也是如此。
医疗险保费的增加,除了跟被保人的年龄相关,其实受医疗通胀、理赔情况的影响。
医疗通胀,比如说,原先治疗一个病只需要5万,现在需要6万。
整体的治疗费升高了,那医疗险对应的保费也会增加。
如果大家都患病了,保险公司要赔穿了,为了维持稳定的利润空间,那也要涨费。
所以,想要费率稳定,尽量选择大公司的王牌产品,这样在未来保费可能会相对稳定些。
`
·百万医疗险的增值服务
就我个人而言,对于百万医疗险的增值服务,我是基本不看的。
因为从过往已有案例的使用经验来看,百万医疗险的增值服务无论从实效性还是实际功能上,都是没有宣传上的那么好。
就医服务,比如重疾绿通、二次诊疗、基因检测这些服务,其实成本都不低。
对于年交保费几百的百万医疗险而言,如果真能高质量落实,那市场规律估计要失效了。
所以,把百万医疗险当作一个可以报销公立医院普通部治疗大病费用的纯粹产品,是比较理性的认知。
当然,我也希望这些增值服务能够确实有效,有个美好期望,万一真有呢?
只不过,别太较真。
原文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67501055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