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古井秋筠 近来IVD企业转让、限高、倒闭的新闻实在是太多,让人应接不暇,反复印证着一个事实,即行业寒冬实至名归。 其中令笔者印象深刻的当属宁波医杰破产清算的报道(一IVD企业,注销84个证,被限高!)。 这家企业不算有名,相信大多数的业内同仁甚至第一次听说。然而,在红火的生化试剂国产化时代,它在圈内还是引发过赞叹的,因为它曾经在很短的时间内一口气获批超过80项试剂注册证,周边大厂都自愧不如。彼时,老板自带亚太系创世元老光环,坐拥超多注册证,怎么看都是不败之局,自然心气高涨。然后,似乎就没有然后了,在行业热点快速切换的背景下,公司规模始终做不大、核心技术始终缺乏甚至缺失,直至今日,曾经令人羡慕的注册证也成了负资产。 如医杰般曾经傲娇、如今投子认负,倒也不失为一种解脱,毕竟,还有不少IVD玩家,正在苦苦寻觅退出的机缘和路径而不得。 比如,坊间传闻,曾经营收坐一望二(单位: 一个小目标)风光无限的某知名IVD生产企业,早被老板以数亿元的标价摆上货架。然而,应者寥寥,偶有感兴趣的潜在接盘侠,砍价也必至标价的三分之一以下,并附有苛刻的对赌条款。创始人想要套现离场实非易事。 所以,行业趋势向下、动荡整顿的大潮下,相当多IVD玩家手中持有的,到底是安身立命的正资产,还是啖肉吸血的烫手山芋,恐怕需要仔细思量了。 当然了,有愿意低头的,自然就有不愿意低头的。早几年还算是有点特色的沪上某IVD小厂,创始人那是何等的强势与自信,除了威压股东和投资人,更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如今怕是也闲不下来,据公开信息,公司不仅官司缠身,据传也出现了证照抢夺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