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2025年5月22日在北京举办第三场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直播解读会,聚焦放射检查、综合诊查、超声检查、放射治疗四大领域改革进展。国家医保局已累计发布28批立项指南,推动全国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向规范化、创新化、需求导向化转型。 ![]() 国家医保局在此次直播会议中披露全国放射检查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规范进展,明确X线、CT、磁共振等大型设备检查收费已进入降价阶段。据《财经大健康》报道,已有22个省份完成价格方案制定,并逐步落地实施。此次调价覆盖公立医院常规检查项目,其中高端设备PET/CT检查费用显著下调,如安徽省将单部位PET/CT检查价格从5000元降至2500元,全身扫描费用从6700元降至4980元。 各省现行放射检查收费标准呈现较大差异。以X线为例,部分地区单部位收费高达70元,而另一些地区仅20余元,价差超三倍;PET/CT扫描费用更是悬殊,部分地区单次检查费用超6000元,而部分地区低至1700元。这种差异主要源于地方财政对设备采购的支持力度。 国家医保局此次调价旨在消除不公平高价,同时为定价偏低的地区预留调整空间。具体措施包括:整合各地纷繁复杂的收费项目,出台《放射检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2024年12月正式启动七类放射检查项目的价格规范治理,要求各省根据历史收费数据测算费用并动态调整。以安徽省为例,其将放射检查项目整合为26项,综合周边地区价格、人力成本、设备集采降价及医保基金使用情况,确定X线摄影40元、CT平扫210元、磁共振平扫460元、PET/CT(局部)2450元的新标准。目前来看,降低医院采购成本,国产替代是最重要的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