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2025即将进入下半年,集采(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有了新动态。据业内预计,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正式文件或将于7月正式发布,拟纳入品种目录也有望于近日出炉。
正式文件或7月发布
自2018年11月“4+7”集采试点以来,国家医保局已开展十批国家药品集采,累计成功采购435种药品,累计节省医保基金约4400亿元。
今年5月开始,业内便开始流传有关于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的相关文件,有关人士均推测,新一批国采正式文件最快将于7月发布。
近日,业内传出《关于征求〈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拟采购药品清单〉意见的函》称,经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初步遴选并征求临床、药学专家意见,形成《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拟采购药品清单》。
依据第十批药品集采时的情况,各拟中选品种的“过评”企业均已≥7家。随着越来越多企业的产品“过评”拿到集采的入场券,集采药品的竞争也更加激烈。

根据易联招采网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11日,尚未纳入国家药品集采且竞争格局≥7家的品种已经达到126个。而上述流传的《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拟采购药品清单》中,初版共涉及75个品种,不过最终哪些品种会被纳入正式文件,还存在可能的变数。
从“过评”企业数量来看,二羟丙茶碱注射剂、法莫替丁注射剂、头孢唑肟注射剂的“过评”企业数量分别达到了30个、31个和34个,这三个品种也出现在了流传出的初版清单里。
从满足国采条件品种的“过评”企业来看,倍特药业、齐鲁制药、石家庄四药、石药集团欧意药业、华海药业、科伦药业等多家药企皆有10个及以上的过评品种在列,将会是强有力的争夺者。
另外,本次国采涉及48家原研药企的品种,其中默沙东、诺华、辉瑞、阿斯利康、武田制药、赛诺菲、大冢制药等药企涉及的品种皆在3个及以上。
集采政策优化进行中
关于业界普遍关注的集采规则优化方面,十一批集采开始前,也已频频传出新动态。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方面提出,要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让人民群众用药更放心。
6月18日,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施子海赴上海调研时指出,在安排新批次集采工作时,要从品种选择、报量方式、投标资质、中选规则、落地实施等方面优化集采措施,更好满足群众多元化就医用药需求。同时,要完善集采配套措施,做好集采政策宣传解读,更好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
实际上,今年3月流出的《进一步优化药品集采政策的方案(征求意见稿)》便已透露大概优化方向,涵盖优化集采品种和投标企业准入标准,优化报量、竞价等采购规则,优化分量规则,优化落地实施措施,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提高信息透明度等六大方面,其中个别要点要引起药企重视。紧接着5月时,《进一步优化药品集采政策的方案(征求意见稿)》的第二稿也已完成。
据知情人士透露,优化方案将医疗机构报量细化到具体药品品牌且不超过2个修改为“医疗机构报送采购需求量可细化到具体药品品牌,也可选择按药品通用名报量”,利好此前在医院布局较广、深耕较深的品牌;竞价规则方面,《优化方案》将1.8倍价差熔断规则修改为“同一品种内,入围企业报价与最低报价相比应符合价差不超过一定幅度的要求,同时引入报价纠偏机制”;并且,不再以“0.1元”“1元”作为明确的低价保护机制线,而是笼统表述为“低于一定水平”。
除了集采流程本身,《优化方案》还提出了更长效的提醒机制,包括“强竞争”预警——联采办将定期对外公布过评企业数量超过12家的“强竞争品种”,提示企业科学立项,避免扎堆申报过评;对过评企业超20家的品种,联采办将作出“超强竞争”提醒,从源头引导企业理性报价。
第十一批集采的脚步临近,报价机制调整释放出强烈信号:药品集采正从“拼价格”转向“拼质量”,从“规模控费”迈向“精准施策”,低价内卷时代或将终结,创新研发与成本控制的双重能力将成为药企突围关键。
原文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192406634905282999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