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所示,在中文互联网上流传多年的「14-25天或6-14天窗口期」,确实可以在这个时间范围内检测出许多HIV感染者,但并非全部,甚至说并非绝大多数,只是最快可以开始检测出感染或者在此范围内HIV感染者集中转阳的时间段。
2025年中国最新发布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检测与诊断管理的专家共识声明》原文:
该表内的统计时间为目前已知检测技术最快时间,因检测技术和个体差异等因素,实际工作中可能会更长。

此外,这份专家共识也引用了我从一开始在知乎回答HIV检测窗口期相关问题时反复引用的一篇文献:

实际上,大多数指南、学术会议和学术论文均会使用7d、14d、21d来描述核酸检测(nucleic acid testing, NAT)、抗原/抗体联合检测、抗体检测的窗口期,这是国际惯例,因为这些时间点反映了一种检测方法检测窗口期的中位数。但没有哪个懂行的人或者受过系统训练的相关行业从业者会认为这是一个可以排除HIV感染、可以检测出几乎所有HIV感染者的时间点。
然而,仍然有许多人没有理解清楚「窗口期」的实际含义,贸然认为这是完全排除HIV感染的时间点,并将这些错误的知识广泛传播;或者更有可能的情况是,他们内心再清楚不过用这么短的窗口期作为「一般情况下排除感染的时间」是不可靠的,然而在面向公众发布的「科普」文章中他们仍然会偷梁换柱,将行业标准、学术会议或者学术论文中对窗口期的描述惯例定义为可完全排除感染的时间。
因为恐艾者最需要的,就是这么短的「排除时间」,来尽快结束自己内心生出的、实则是完全不必要的恐慌。
到底是在明知求询的恐艾者几乎不可能感染HIV并且迎合恐艾者的需求好一些,还是坚持说一些逆人性的话好一些呢?
相关阅读
文献来源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基层检验技术标准化分会.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检测与诊断管理的专家共识[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5,59(2):127-137. DOI:10.3760/cma.j.cn112150-20241014-00813.

原文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1896560800870672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