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1028|回复: 5

[分享] 集采降价后,现在药和器械真的很糟糕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27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7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产的集采抗生素其实蛮糟糕的,成为ICU里面的要命药。除了抗生素其他都还好,包括常用的降压降脂抗病毒之类的,效果都不错。

关于会不会有研究实验得出结论,根本不可能有结论。因为研究的钱谁出?医保局出肯定导致结论受利益影响不可靠,那么靠药厂出钱?(无论仿制还是原研药厂),结论更不可靠,利益相关性更大。既然没人资助研究,这个问题就不会有答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7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回答几个问题,
一、集采是医保局主导的,说是史上权力最大的医保局,也不为过。
二、一致性评价也好,等同也好,是CDE、CMDE负责的,也就是审评中心负责的,是NMPA下暂部门。
三、上市后,医疗产品是否如同注册申报宣称的,如抽查,飞检等这是NMPA负责的,CDE,CMDE也会有这部分的职责。
也就是说,医保局集采其实是预设了几个前提,如一致性评价效果不错,医疗行业国产化进程需要加速,竞争充分,上下游产业链成熟。在医保资金不够用的前提下,医保局组织集采。
医保资金现有状况下不会迅速增加,医保局要省钱,那么采取了这种团购的方式。
那药物也好,医械也好,不同细分领域下原本利润,成本不尽相同,集采的压力也不一样。
甚至有的现在出厂价和原本也相差不大,少的是流通环节,那么对于这样的企业,因为集采规模效应的放大,反而成本降低,量带来的其他作用导致质量有所提高。比如有的骨科公司的关节产品。
那至于有的医生也好,从业者也好,说质量下降,其实有些话是有探讨空间的,如器械的使用方式需要医生从新学习适应,这种情况也会让医生觉得有点糟糕。这是不同厂家切换,进口切换国产导致的问题。
另外,以前附加价值很大的时候,产品问题也不少,医生,经销商也好,为什么对那个时候忍受程度这么高呢?
平心而论,利润高的时候,企业一定会比现在利润低的时候提高产品质量么?还是提高有些人的钱包?
即使变糟糕了,那这部分的责任,医药监督部门不也要提高监管方式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7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就用最简单的思维去思考。
如果集采真的那么好,那么为什么不推广到其他领域?
一分钱一分货在任何领域都是通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7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我接触的药品器械而言:
药,凑合着用,效果不咋滴,过敏也多。能用进口的还是得用进口的。
器械,基本都是大部分照抄进口的然后做些调整。说实话本来以为很差,但实际用下来还行,达到进口产品9-10成水平,有些产品甚至比进口更好用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7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经常进出手术室的医学生,我亲眼见到过集采麻药给人麻不倒的,还有的更离谱,麻一半醒了,但患者有被打着肌松药,肌松药又没失效,所以他们不能说话不能睁眼睛,只能一动不动感受自己被一刀刀切割,手术结束肌松药失效之后他们破口大骂,然而他们并没有证据。
集采让患者看似省钱了,实则是为医保省钱,医保报销之后患者花的钱可能没有多少差距,但医疗质量却大不如前了。
没有几个医生希望患者不好,就算是为了生计需要赚钱,医生们也懂得治好病有口碑才能赚大钱,医保给自己省了钱,治不好病锅还扔给医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