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小桔灯网 门户 资讯中心 杂侃天下 查看内容

IVD公司“一人市场部”

2025-9-15 16:08| 编辑: 归去来兮| 查看: 175| 评论: 0|来源: 体外诊断市场部

摘要: 完善的市场部可以“1+5+N+客户数/150

市场部工作是否重要,我采访了做不同种类IVD产品的销售朋友,得到了统一答案:不重要。

原因也很简单,销售同事认为讲课专业度不高,自己也能兼任,只是自己没时间。另外总部支持也有限,策略通常不落地,平时只有申请彩页沟通。

我想这也代表了很大一部分IVD公司市场部现状,并且随着检验费用控制,很多初具规模市场部也会掉落回到打杂背锅的状态。

可以想到,出现这种情况主要由于公司规模有限,在此阶段公司主要目标是活下去,创造短期利润,将老板的目标尽快落地,不太需要战略、上游、学术。需要的主要是会务、销售助理,勉强凑齐品牌市场部、下游市场部、区域市场部。和理想中的IVD公司的六个市场部相去甚远。


IVD公司的六个市场部

部门

重点功能

1

战略市场

参与公司级战略规划、产品规划制定和落地跟进,行业分析,竞品情报,政策研究,新技术研究

2

上游市场

调研,设计输入,产品验收、产品上市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需求管理

3

品牌市场

品牌建设、策划、内容、会务,品牌供应商管理,物资管理

4

学术市场

提出学术方案,建立学术关系,形成学术成果,组织学术活动,帮助研究院科研转化

5

下游市场部

销售工具包,培训,推广内容输出,销售策略制定和调整,辅助推广活动,大客户关系等

6

区域市场

主导区域内推广计划和执行,收集一线公司内外部数据、情报,客户关系管理。不同国家的属地市场可能承担前五项全部内容。


六个市场部配置优先级

1随着公司规模扩大,产品线增加,最先需要补充的是下游市场部的培训职能,提升专业度,讲清楚产品。以学术服务为主要业务的可能优先发展学术部。

2在之后成规模或上市后,逐渐需要战略市场部进行战略规划,上游市场部进行产品调研设计输入。

3随着公司规模达到极限,市场部职能也会随之变化,遵循分分合合无穷尽的自然法则。

4公司规模开始萎缩后,公司裁员和调整组织架构,目标重新变成活下去。也会缩减或取消战略市场,上游市场随着新产品立项减少而取消,品牌市场随着会议投入减少而取消。学术市场因业务方向不同而有差异,如果主营常规项目可能从来就没有学术市场,如果差异化项目不多,可能在规模缩减时缩减或取消学术市场,如果是学术服务为主,那么学术市场相当于区域市场+下游市场起到销售促进作用,取消是十分不明智的,但仍有公司这么做。

总结来看,根据公司情况市场部存续情况见下图。

公司发展阶段与市场部职能表

部门

重点功能

初创期

指数期

稳定期

衰退期

战略市场

参与公司级战略规划、产品规划制定和落地跟进

行业分析,竞品情报,政策研究

新技术研究

上游市场

调研

设计输入,

产品验收

产品上市管理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需求管理

品牌市场

品牌建设、策划

内容

会务

品牌供应商管理

物资管理

学术市场

提出学术方案

建立学术关系

形成学术成果

组织学术活动

帮助研究院科研转化

下游市场部

销售工具包,推广内容输出,销售策略制定和调整

培训

辅助推广活动

大客户关系等

区域市场

主导区域内推广计划和执行

收集一线公司内外部数据、情报

客户关系管理

项目汇总

9

18

25

9

粗略的对应IVD公司现状,给出四个时期(初创期、指数期、稳定期、衰退期)IVD公司市场部需要和可以缩减的职能,基本符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先职能扩展,成立新组织,稳定期时市场部职能发展到最全面。随之进行合并,并最终回归到初创期相当的职能范围。


能否实现一人市场部?

那么能否不要市场部,或者最大化减少市场部,形成“一人市场部”。

当然不是说按照现在规模直接裁成1人,而是指在需要职能都由1人完成,而不同的区域可能有不同的一人市场部。即不按职能只按区域。

可以发现区域市场布局就是按照区域划分,也不分职能。对,一人市场部我理解只有区域市场成了超人才有可能实现。

而这种方式是否经济和能落地,可以先畅想一下。

假设

1首先假设每人每天工作8小时,周六周日加班一天,都已经一人市场部了,不加班也说不过去。1位同事干1h=0.0057人月,简化为0.006人月

2其次超出部分由外包人员和代理商等承担,计算费用


3最后AI赋能文字类工作效率提升50%,假设AI无法替代面对面拜访工作

4干的活就是之前的六个市场部任务。由于人员精简,按照初创期和衰退期任务测算,由于两个时期重点不同分别进行估计。

5假设客户数量1位同事可以覆盖。

6不含国际市场

3市场部人力消耗

部门

重点功能

初创/衰退期重点

频率

人力估算(只含市场)

战略市场

参与公司级战略规划、产品规划制定和落地跟进

公司战略、产品战略各*1次/年,落地跟进*12次/年

战略(分析、写ppt、开会)十分考验拍脑袋讲故事和共情领导AI帮不上忙:1人月

1h会议12次:0.006*12=0.072人月

行业分析,竞品情报,政策研究,合作项目

每季度,4次/年

每次干2周(开会、写ppt、调研):0.5*4=2人月

新技术研究

年度,1次/年

尽调、分析、预研跟进:1*1=1人月

上游市场

调研

4次/年

问卷+出差+ppt汇报1周解决:0.25*4=1人月

设计输入,

4次/年

1h会直接拍:4*0.006=0.024人月

产品验收

1-2次/年

联系客户、做方案签合同、现场做实验至少一个月:1-2人月

产品上市管理

✅/❌

1-2次/年

发布会筹备、会务一周,需要对接专家会务至少3人:0.75-1.5人月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需求管理

月度12次/年,填表开会

电话确认需求,整理填系统开2h会:0.006*2*12 =0.144人月

品牌市场

品牌建设、策划

规划预算年度1次/年

规划+预算,讲讲品牌年度故事1周:0.25人月

内容

月度12次/年

写推文2天,节日发图不算16*0.09=1.45人月

会务

12-24次/年

开会+布展+出差3天一个会,东西搬不动求助现场友商:12-24*0.136=1.64-3.27人月

品牌供应商管理

1次/年,供应商大会和招标

1周招标准备加现场招标,供应商会等:0.25人月

物资管理

24-48次/年

1小时做单填系统给物流发物资0.006*24-48=0.144-0.288人月

学术市场

提出学术方案

✅/❌

1-5次/年非科研服务公司

每个方案写一周,ai帮忙快一倍:0.25/2*1-5=0.125-0.625人月

建立学术关系

❌/✅

1-5次/年非科研服务公司

每次出差2天去省会大三甲拜访学术带头人,暂不考虑县级。沟通方案、实验、催进度、吃饭、接送服务暂定出差6次/年:0.55人月

形成学术成果

写文章1-5次/年

熟练写手1人月/篇,1-5人月

组织学术活动

与会务相同

精简原则学术会议包含在会务次数内

帮助研究院科研转化

1-2次/年

转化个项目需要研发注册多部门协同,简单算12人月做项目管理放在市场部

下游市场部

销售工具包,推广内容输出,销售策略制定和调整

月度12-24次/年

找资料+ppt/word/DA/海报等1周,策略制定调整+开会1周,资料工作AI协助快一倍,0.125*12-24=1.5-3人月

培训

根据客户数量而定50-100次/年

出差2天培训一场:4.55-9.09人月

辅助推广活动

与会务相同

精简原则推广招商会议包含在会务次数内,协同拜访包含在学术关系和大客户关系次数内

大客户关系等

❌/✅

月度拜访,每人分十家12-24次/年

每次出差2天去省会大客户。沟通商机、维护客情、解决问题:1.09-2.18人月

区域市场

主导区域内推广计划和执行

指定规划1-2次/年

一周想计划0.25-0.5;52个1小时周例会跟进执行0.312,总计:0.562-0.812人月

收集一线公司内外部数据、情报

CRM支持调研1-2次/年

负责十家大客户+学术客户1-5家填CRM,每月填1小时,12*0.006=0.072人月。调研每次去一周,0.25*1-2=0.25-0.5人月

客户关系管理

售前售后支持每人12-24次/年

出差每次2天,2/22*12-24=1.09-2.18人月

特定任务数量下需要的人力(沟通成本+20%)

9

初创期

10.4-20.8(12.4-24.9)

9

衰退期

11.1-21.4(13.4-25.6)

25

稳定期

33.5-50.3(40.2-60.3)

注:

  • 工作时间<1天,用0.006*小时数*频率=人月,1-3天,用天数/22(每月工作日)*小时数*频率=人月,≥3天,如3=0.5=0.125人月。

  • 最多保留3位有效数字。

  • 沟通成本:与其他同事配合的沟通时间,不含与客户沟通。


上表分析获得:

  • 1衰退期、初创期:大概估算市场部可以12-24人月(1-2人),但这两位需要天天跑,并且具备学术、品牌、区域、上下游能力,我估计给年薪100万可能会招到人。大家觉得呢?

    核心问题就是职场就不支持兼具高瞻远瞩和落地能力同时具备,也不支持什么都干还拿低工资。

  • 2国际市场部倒是可以尝试一人,国内市场部支持,国际前期只需要翻译、培训开会。初创期也不太需要市场协同,具体国家的客户开发交给代理商就好,市场部也帮不上太多忙,出差也挺贵。当然纯做国际业务,市场部一个人也匹配不了业务增长要求。

  • 3关键是锅太多。人少精力好分散,工作质量肯定差。后边背锅的事多了去了,前期作为销售辅助,销售肯定业务做不好就沾边赖,难免投诉到市场部头上。衰退期,不仅业务下降领导心情都不好,流程还多,一个人更搞不过来。

  • 4AI替代方面来看,目前可以节省的工作时间都是务虚项,真正拜访消耗大量时间基本申不下来。AIIVD市场部个人有作用,但对公司整体作用有限。

  • 5成熟市场部:国内大公司也招不来4-6100万的人。且客户过多,按客户数量/市场人员=200,做了5000家客户也需要25人。总部职能如果分散到区域,沟通和审批成本也会大大增加,可能需要6个人每人一个方向审批区域同事的想法和工作。兼顾经济和区域覆盖,30家需要经常跑的客户配一个区域市场,经常跑也就是有上量潜力和关系需要频繁维护,预计占总客户数量不到20%,一个区域市场覆盖30/20%=150家客户。做基层的可能市场人员更难少,因为需要市场部跑的客户占比更少,更多销售、工程师和代理商去。


成熟期总部市场部设置

可以参考敏捷市场部提出的概念,将每个职能选择一位有经验负责人做经理,其他人员全部为专员或应届,不固定职能部门间流转,总部市场负责人兼任战略市场负责人,因为战略锅最大。

这样形成1+5+N+客户数/150市场部架构


国际市场的话也只有指数期、成熟期公司才有机会建立,

类别

人数

备注

总监

1

统管六个市场,兼任战略市场负责人,协调中台人力

经理

5

分管各市场部工作

中台

N

根据需要配中台,按需配置中台负责人

区域市场

客户数量/150

覆盖国内

如此设置的好处,首先减少公司最怕的部门墙问题,专员和应届作为中台定期转换职能,不分派系不占山头,5个经理占山头也没有组织基础。

第二,培养人才。应届可以来自在总部培训,熟悉各部门职能,历练完成输送至招聘的地点。优秀可留在总部,也可输送给子公司或其他部门。回到驻地,由于熟悉总部人员和流程更方便开展工作。

第三,效率提升。中台各个全能,可以弥补经理疏漏,减少沟通成本。经理由于没有亲信很多事职能自己上,避免诞生“传话筒”“开会精”。


结论

政策一来,市场部又缩回去了

不建议“一人市场部”,要能干过来活,也找不来人。

完善的市场部可以1+5+N+客户数/150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