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溶液配制完,平衡一下很重要。 很多新晋研发人员做实验并无规划,对于溶液总喜欢现用现配,对于简单的无机盐缓冲液倒是还好,对于成分相对复杂的缓冲液,建议还是提前一天配制,让各个组分平衡一段时间更保险。 我举个例子,配制校准品和质控品的时候,有时候我们有时发现,刚配制完即时测量,与2-8℃平衡一段时间再去测量,尤其对于低浓度点的测量值,两者之间可能存在显著差异。包括对于冻干品的制备,我个人也都是习惯先把校准品配制完放置一段时间,让校准物质跟缓冲液有一个充分的平衡过程,然后再去冻干,这对于复溶后的稳定性,以及瓶间差异性都有更优的控制。 2.Proclin300除了是防腐剂,也是一个消泡剂。 我们在配制含有BSA,酪蛋白或者含有吐温20这类溶液的时候,很多同仁为了加速溶解,搅拌地特别剧烈,导至泡沫起了一大堆,特别难以消除。 建议大家Proclin300先不要和其他组分事先一起加进去,可以等其他组分溶解地差不多的时候再行加入,你会发现它对于泡沫的消除非常有效,同时它还有助于某些组分的后期溶解。 3.溶液配制完,过滤一下更优。 之前有个做免疫层析的同事,发现把偶联和封闭用的溶液,经0.45um的滤膜过滤以后,胶体金的死金以及乳胶微球的聚集问题都有一定程度地降低。后来我把针头过滤器掰开,在滤膜上发现了较多的黑色不溶性颗粒,甚至还一些细小的毛发。就像晶体的形成需要母核一样,很多问题的发生都依附于细不可见的微小杂质。 4.实验室的溶液配方需要统一,试剂的更换需要第一时间知晓。 我们很多时候容易犯懒,通用试剂用完,一般先看看别人有没有类似的溶液,然后蹭用。这导至了很多实验在某个时间结点做的很好,之后就永远也重复不出来了,而且无法追溯。所以实验室统一通用溶液配方很重要,如果有条件,甚至配液的人也可以固定为某一个人。 另外,生化试剂更换新批次或者新厂家,相关人员要及时通知到每个人,包括但不局限于抗原抗体、BSA、酪蛋白、吐温20、Triton×100、EDC、NHS等各种常见试剂,甚至包括Tris、磷酸盐、硼酸、蔗糖这种无机试剂。很多物料的更换,都需要带来工艺的微调整,研发人员对此需要有心理准备,无需诧异。 |